竹节蛏怕盐是因为蛏子对高浓度的食盐很敏感,受到透气孔处精盐的刺激,就会自己跑出来了。
蛏子虽然是海鲜的一种,但是蛏子适宜的盐含量是0.4%到2.8%,因此蛏子不耐高盐、高渗环境,食盐中丰富的钠离子会改变蛏子生活的环境,蛏子接触到大量的食盐会想脱离洞穴而努力跳出去。
它肉嫩味鲜,被称为“海里的人参”,却深藏泥沙,用盐才能挖出来!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交通的便利,海鲜已经称为大家餐桌上很常见食材了。海鲜的种类很多,口味也是多种多样。除了常见的鱼、虾、蟹之外,还有一些很特别的海鲜。比如下面要给大家介绍的这种,它的肉质细嫩鲜美,营养丰富,又被称为是“海里的人参”。但却深藏泥沙里面,不过有趣的是,撒点盐它就会自己跑出来。

这种海鲜叫做蛏子,有些地方也叫蛏子皇、圣子、竹蝗等等。在咱们国内有非常悠久的养殖历史,其中福建、浙江的产量最大,品质最好。蛏子的肉质非常细嫩鲜美,而且营养非常丰富,富含大量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和各种微量元素。其中钙、磷、铁、碘、锌含量很高,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,所以被称为“海里的人参”。

蛏子的味道特别鲜美,适合各种烹饪方法,比如煲汤、白灼、爆炒等等,都很美味,让人越吃越香吃。大部分蛏子的个头不大,通常只有4-5厘米,个别品种也可以长得很大。

蛏子的生活习性很特别,它喜欢生活在海边几十厘米的泥沙下面,上面只留一个小空洞透气。所以很难挖出来,采收蛏子非常费劲。蛏子有一个很有趣的特点,用盐才能挖出来。就是准备一些精盐,洒在它的透气孔边上,蛏子很快就会自己从洞里跑出来。

因为蛏子对高浓度的食盐很敏感,受到透气孔处精盐的刺激,就会自己跑出来了,然后就可以直接抓住它。但是这种方法效率低,成本高,还容易漏掉很多,所以只适合游玩娱乐。

一般采挖蛏子都是直接把养殖区的沙子翻一遍,用锄头一片一片的挖,挨个把它们找出来。这种方法看起来很原始,而且“很笨”,但是却最有效,能把蛏子都采挖的很干净。刚挖出来的蛏子,浑身沾满黑乎乎的泥沙,用清水冲洗一下就好了,大家爱吃的蛏子就是这样来的。不过这种方法很辛苦、挖一天腰都累得直不起来。

蛏子这种海鲜肉嫩味鲜,被称为“海里的人参”。它深藏在几十厘米的泥沙下,不过有趣的是,在洞口撒点盐,它就会自己跑出来。现在是7月中旬,蛏子正肥美,正是吃它的好时候。如果你也喜欢吃蛏子的话,现在正当季,可不要错过哦。
财旺号所有作品(图文、网盘、音视频)收集于网络,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,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。请发送邮件至 179030929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