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延秋事件一般指发生于1977年7月份的黄延秋与外星人同行的事件,当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,不少记者都过去参访了他本人。
1977年7月27日深夜,20岁的黄延秋正在河北邯郸北高村的矮床上打着鼾,突然就原地失踪……结果在第二天,居然现身相隔千里的上海市!
关键是黄延秋此时是即将结婚的准新郎!突如其来的“失踪”像极了有预谋的逃婚,这对如花似玉的准新娘来说,简直是一种莫大的羞辱啊。
于是北高村展开了地毯式搜索,一定要把黄延秋揪出来问个明白,然而村民们搜查了整整十天,黄延秋的影儿都没找到。

这时,距离一公里的辛寨村派人送来一封加急电报:“辛寨黄延秋在上海蒙自路遣送站收留,望认领。”
电报的落款时期是7月28日,7月27日还和黄延秋一起吃晚饭的老叔懵了:“他也没跟我说过要去上海啊,而且他哪来的钱啊?”

20世纪70年代,正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初期,政策先行落实到农村,一部分省市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调动,生活肉眼可见的有盼头。
彼时二十多岁的农村青年黄延秋,作为村里的主要劳动力,受到村里很多年轻姑娘的青睐。但无论如何,都不是他“逃婚”到上海的原因!
电报之所以被滞留十天才送到,是因为上面的所属村对不上,幸好邮电局有一个工作人员是北高村出身,发现了这封内容出错的电报,专程跑一趟来确认黄延秋的身份。
村长刚看到电报上的“黄延秋”,心里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。但仔细看电报内容,却越看越不对!

上海大都市和邯郸的北高村,相隔足足1140公里。从北高村出发,要先去45公里之外的邯郸火车站,那个年代,村里人去邯郸的班车都有固定的时刻表,在7月27日的深夜,根本没有通车,他是怎么过去的?
那个年代没有高铁,就算黄延秋遇到好心人把他捎去邯郸火车站,彼时从邯郸到上海的火车,至少也要22个小时。而电报上的发送时间,距离黄延秋的失踪时间,却仅仅10个小时!
这封电报处处透露着蹊跷,黄延秋难道是被隔空投送,直接空投到上海了吗?但撇开时间等的不合理,北高村确实丢了一个黄延秋,而刚好,上海遣送站有一个黄延秋在等待认领。
几个村委最终决定揣起心中的疑惑,远赴上海寻找到“答案”。村委花费两天多才抵达上海遣送站,果真是他们村失踪的黄延秋。

面对所有人的疑惑和谴责,黄延秋表示他自己也一头雾水,当天晚上他越睡越热,渴的起来喝了好几次凉水,前几次都一切正常,但是在快凌晨的一次醒来时,一睁眼突然变成了高楼。
黄延秋看到南京的高耸入云的紫峰大厦、周边凌晨就熙攘起来的鼓楼广场、还有一些老年人,穿着背心裤衩去玄武湖晨练。
黄延秋作为一个从未出过北高村的土包子,突然被繁华热闹的南京迷了眼,正当他不知原因、不知所措时,突然两个穿着蓝色军装的士兵向他靠近……
他们仿佛对黄延秋十分了解,站在他面前时身份信息什么都没问,就交给黄延秋一张从南京到上海的火车票,黄延秋正要问为什么要去上海,一眨眼的功夫,他已经被辗转送至南京火车站台。

“蓝士兵”正义凛然的交代黄延秋在原地等候发车,说自己会随后跟上。黄延秋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一切的根源,只能按照设定沉浸式加入。
四个小时后,黄延秋顺利抵达上海,他的第一想法是去派出所寻求帮助。然而他刚看见派出所的蓝色牌子,两个“蓝士兵”就又在门口“接收”了他:“我们被授权全权管理你的事情。”
于是就有了黄延秋被送到上海遣送站,电报被发送到老家的消息,至于神秘的“蓝士兵”,黄延秋在南京见了一次,上海见了一次。在等待村里人找他的时间里,都没有再见他们的身影。

回村后的黄延秋受到极大的惊吓,村里人觉得他的话亦真亦假,认为他即使真的去过上海,其中的细节也一定有将其夸大的成分。
而只有黄延秋本人知道,这一行有多奇幻,有时他自己都怀疑那是一场梦,但裤兜里的火车票根切实可查、脑海里第一次见到紫金大厦的震撼、第一次在上海见识到的鲜活的生活方式,以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“蓝士兵”,在他的脑海里始终盘旋,越绕越乱。

最后因为身边所有人的质疑,黄延秋逼着自己遗忘,准备另择吉日娶刚哄好的未婚妻回家。日期就定在下个月中旬,可一旦开了先例,就一定会一发不可收拾。
9月8日的深夜,黄延秋照旧睡在矮床上,起夜的时候赫然发现,他还没装修完的婚房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冰冷的上海火车站(北站)。

这些天上海连天狂风暴雨,黄延秋从干燥的北高村,突然转到电闪雷鸣的上海街道,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伴随着湿滑和迷茫,尽然都是对前方未知的恐惧。
不同于上次的凌晨破晓时分,此时的上海夜色正浓,整条宽阔的街道,肉眼可见不超过10个人。伴随着惊天一声雷响,黄延秋的心理防线在此刻崩溃,眼见就要忍不住哭出来时,上次的“蓝士兵”再次出现。
黄延秋细看发现,其面容和上次两个人相似,但不完全相同。他印象比较深的上次有一个人脸上是有痣的,但这次两个人长得清秀干净。唯一相同的是,他们的服装一模一样,显然是同一个集团。
“蓝士兵”问黄延秋:“还记得上次帮你发电报的军人吗?我们可以送你去找他。”黄延秋在上海举目无亲,现在更是不知来处和去处,“蓝士兵”的建议让他重新燃起希望。

这次黄延秋驾轻就熟,跟上他们的步伐,总能寻找到回家的路。在“蓝士兵”的带领下,他们过黄浦江,坐上海的巴士穿行,又换乘小巴去往郊区,人烟越来越稀少,道路越来越窄,黄延秋的心忐忑了一路。
万万没想到,这一路走着走着,竟然踏进全副警戒的军营,更为诡异的是,门口武装的士兵竟对他们三人视而不见,连基本的盘问都没有。
根据“蓝士兵”的指引,黄延秋被引进上次一面之缘的军官吕庆堂的办公室,“你怎么又来了?怎么进来的?”还没等黄延秋开心的叙旧,就被怒吼了一顿。
吕庆堂作为一个师级干部,此时正在外面开会,现在是副官负责组织召开会议,黄延秋就是在这么严肃的谈论过程中,冒失地闯了进来。

更何况这是一个高炮师的师部,负责着整个上海市的空防任务,属于中国最重要的军事驻地之一。任何一个非军队士兵,进入之前都需要严格的报备审批程序,但黄延秋居然在毫无审批的情况下,出现在了吕庆堂的办公室?
部队军官对黄延秋进行了严格的审问,还发电报向北高村的村委确认,在等电报回复的时间,他们暂时把黄延秋领到吕庆堂的住处。
黄延秋在吕庆堂的宿舍门口踌躇无措,但军队内部可谓是兵荒马乱。那时监控还没有普及,他们只能一级一级的往下查,查到守护的门卫那里,却被告知根本这晚根本没人进入。
所幸第二天早上,村委会的电报回复到了,他们不仅担保黄延秋是憨厚老实本分的农民,还详细讲述了上次“腾空飞行”的神奇经历。

中国军方向来以人为本,对于这次黄延秋“擅闯”军事基地的罪行,他们将其当做一个误会酌情处理,直接对他警告一番放走了。后来是吕庆堂的儿子,吕海山把他送到了火车站。
黄延秋离开上海的这天,依旧是黑云压城的阴雨天气,那时候的城市排水系统还不规范,吕海山送他走的那辆军车行驶的非常慢,大半个轮子都在雨水里滚着。黄延秋顿时有感而发:“像极了浑浑噩噩的腾空飞行之旅。”
一而再再而三,黄延秋在北高村,以至全国都出了名,从古至今的神话、鬼怪传说被反复考究,而无一例外,黄延秋是代入其中唯一的主人公。
媒体把他当话题炒,世人把他当新鲜物件看,就连村里的人,也反复问她其中的细节。黄延秋不堪其扰,其两次都没能结成婚的未婚妻也开始心里打鼓,因为名声问题,和他解除了婚约。

黄延秋以为人生到此不会更糟了,可谁曾想很快又迎来了第三次。1977年9月20日,黄延秋劳动完回家的路上,突然一阵头晕摔倒在地,整个人失去知觉。
这次不是在留下心理阴影的上海火车站,也不是留下“案底”的军事基地,而是被投送到了甘肃兰州的一个招待所,这个房间有三张床,除了刚醒来迷茫的黄延秋,还有熟悉的两个“蓝士兵”。

“蓝士兵”像对待朋友一样,自来熟的说要带黄延秋去游遍全国,说话间还让他换衣服,未知全貌只能言听计从,黄延秋顺从的换上和他们一样的蓝色军装,之后一起去兰州市区游玩,三人转而抵达兰州的“中山桥”,感受一下当年纪念伟人的地标性建筑。
之后回宾馆倒头就睡,黄延秋这一睡直接到太阳下山,见他醒了,“蓝士兵”赶紧催促他吃饭,说一会还要赶行程。
轻车熟路的再次趴到“蓝士兵”背上之后,黄延秋才知道他们要去北京。因为此时“蓝士兵”已经切换成带儿化音的北京口音:“得飞快点儿,不能耽误听晚场的戏。”

兰州到北京横亘1200公里左右,“蓝士兵”只飞了不到两个小时,他们带着黄延秋看天安门、看大栅栏,还进去一家星级酒店点了一堆海味儿。从小靠工分维生的黄延秋哪见过这场面,打不过就加入,三人把整桌十二个大菜吃得干干净净。
黄延秋吃到最后才想起来,说好的听戏呢?不等他问,“蓝士兵”又背上他启程了,下一程的目的地直奔天津,这次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,他们好似拥有特异功能,明明和黄延秋同吃同住,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预约。
但到了天津的场子,他们走到门口就能拿预留票。虽然听戏变成了看电影,但对于黄延秋来说都是人生头一回,他还记得当初看的电影是《苦菜花》。

电影结束三人开始找落脚处,“蓝士兵”和前台交流的时候再次切换天津口音,入住市中心的一家招待所。他们让黄延秋好好休息,接下来的行程已经安排的满满当当,听起来有点紧促,但游玩过程却十分惬意。
在“蓝士兵”的飞行下,黄延秋接下来又游览了哈尔滨、沈阳、长春、福州、南京和西安,共计9个城市。
第三次的“腾空飞行”虽然穿梭了9个城市,但一共却仅仅历时10天,黄延秋能感觉到旅行到此差不多快结束了,他决定推心置腹的问一下“蓝士兵”:“为什么自己会成为天选之子?”

黄延秋的第七感没有错,“蓝士兵”没给他询问的机会,趁他熟睡的时机,又背上他一路飞行,回到了北高村的黄延秋家。
“三次腾空飞行”让黄延秋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其中河南、河北民间的“UFO研究会”曾对此展开过深入调查,但却无疾而终;“世界华人UFO研究会”也特别拜访过黄延秋,甚至在征得他的同意后,对其展开催眠调查,得出黄延秋所言非虚的结论。

我们应该相信科学,但也仅限于在大自然既定的规则里发现科学,如果是我们未曾触及了解的大自然,或许科学还需进一步探究。
财旺号所有作品(图文、网盘、音视频)收集于网络,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,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。请发送邮件至 179030929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